随着一系列文件的下发和试点城市的不断探索,海绵城市正从一个比较虚化的概念转化为可操作、可复制的实践活动。
目前,海绵城市热度依然未减。在近日由深圳市举办的“2016城市可持续建设国际会议”上,与会的国内外专家就“中国海绵城市与雨洪管理”进行了多角度阐释。
海绵城市,最早由澳大利亚学者提出,指大城市具备的对人口要吸纳、消化和释放的功能。但在我国,这一概念特指雨水的综合管理。近年来,中央发布了一系列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文件,如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》等。根据《关于组织申报2015年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的通知》,财政部、住房城乡建设部、水利部组织了2015年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工作。受益于中央政策和财政的大力支持,一年来各地积极探索海绵城市建设,开展了规划设计、技术准备、创新模式以及标准修编等工作。
2013年12月12日,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强调:为什么这么多城市缺水?一个重要原因是水泥地太多,把能够涵养水源的林地、草地、湖泊、湿地给占用了,切断了自然的水循环,雨水来了,只能当污水排走,地下水越抽越少。解决城市缺水问题,必须顺应自然,比如在提升城市排水系统功能时要优先考虑把雨水留下来,优先考虑更多利用自然力量排水,建设自然积存、自然渗透、自然净化的“海绵城市”。
住房城乡建设部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导专家委员会专家谢映霞认为,习总书记关于海绵城市的讲话,为雨水管理的技术和理念带来了巨大变化。我国传统的排洪防涝系统,依循的是苏联模式,讲究雨水排放路径短、速度快。而现在,雨水管理转变为综合管理,与治污、缺水等水问题结合起来,增加了雨水的蓄渗、路径、调蓄能力。
据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》的解释,海绵城市是指通过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,充分发挥建筑、道路和绿地、水系等生态系统对雨水的吸纳、蓄渗和缓释作用,有效控制雨水径流,实现自然积存、自然渗透、自然净化的城市发展方式。
“所以,这里讲到的不仅是雨水的消纳和利用问题,还有核心的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,通过这些手段实现城市发展方式的转变。”谢映霞在会中发言道。现在许多新的治水理念已经融入到我国的城市开发建设中,如古人天人合一、因势利导的哲学思想就体现到新的治水理念与新的雨水管理体系中。
可以说,海绵城市从提出到现在的两年多时间里,有一个从认识上不断发展、变化的过程,其内涵在不断延伸和拓展。
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专家王银堂指出,当前我国正处于城镇化高速发展阶段,城镇化率从1979的18.96%发展至2015年的56.1%,快速城镇化给城市防洪排涝带来了巨大压力。近年来,我国超过50%的城市发生过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。
“究其原因,内涝频发与城镇化高度发展所带来的地面硬化面积增加、水系萎缩有关,由此导致了河流峰值的流量增大。”王银堂指出。此外,还存在由于人口、产业高度密集导致的水体污染、水源短缺等问题,亟需通过雨水综合管理来解决。
海绵城市建设的目的在于保障水安全、治理水环境、涵养水资源、改善水生态,综合治理水的问题。深圳海绵城市建设的目的是,回归自然健康的水系统。这一定位与谢映霞提到的“大海绵”体系有异曲同工之处。
“我们可以把城市理解为一个狭义的‘小海绵’,这种小海绵特指源头控制(与初期雨水有关),通过在城市中见缝插针地做一些小的海绵体,如绿色屋顶、下沉式绿地、雨水花园、植被草沟等,促进雨水下渗,维持水的生态系统及其循环。”谢映霞所认为的小海绵系统,处理重点在雨水的源头,处理方式则吸收了国外经验,如LID技术——通过分散的、小规模的源头控制机制和设计技术,来达到对暴雨所产生的径流和污染的控制,使开发区域尽量接近于开发前的自然水文循环状态。
她同时强调,建构海绵城市还应该有“大的海绵体”,来承接更大的吸收、消化作用。“大海绵”指的是对山、水、林、田、湖这种大的生态格局的把控,这与城市规划建设有紧密关联。“城市建设首先要识别生态格局,对原有的生态格局进行保护,对已经破坏的生态进行修复,同时在今后低影响地开发。”谢映霞说,这既是一种发展理念,也是一种技术方法。
因此,我国海绵城市建设的框架,是构建一个雨水的综合管理体系,它既有源头控制(也可把部分称作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),包括绿色屋顶、透水铺装这些源头控制的小海绵内容,以及雨水管网的升级改造、调蓄设施建设等;也有山、水、林、田、湖这些大的海绵体建设,包括自然河道、湿地等的保护。构建雨水综合管理体系,要求城市对水的管理不能像过去那样只在末端建污水治理厂,而要在雨水进入管网之前以及在整个过程中进行控制,系统整治。
海绵城市建设,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都是从源头控制走向综合管理的过程,具体措施包括生态环境保护、自然生态恢复、点源污染治理、合流制溢流污染控制、初期雨水污染控制、雨污分流改造、积水点改造、水资源利用和调水等。
不可否认,海绵城市建设为行业、为城市带来了重要的发展机遇。目前,全国大概有14个城市被划定为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区。然而,作为一个新兴发展项目,我国海绵城市建设依然存在许多问题。
北京师范大学专家在《中国海绵城市先进工艺中雨水利用问题》的报告中提到,一些雨水经过处理后可以有许多用途,如浇花、洗车或用来做工业的冷却水。但进行雨水收集也需要达到一种平衡,根据储存能力在适当的时候及时将雨水净化处理,或者排放出去。然而我国现有的排水系统及雨水收集系统,无论在治理污水还是排洪抗涝方面,都存在严重不足。因此,优化雨水和废水的管道之间的联系十分必要。在一些土地中,雨水里可能含有很多污染物,如果这些被污染的雨水在未得到积极处理前就被直接排放,可能会使部分管道遭到破坏。
除了技术之外,还存在一些理念上的问题。东南大学专家在会议中提到,海绵城市本身应该成为一个收集水资源的媒介,这是海绵城市非常重要的功能。但在我国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,多数政府甚至咨询公司并没有把海绵城市看作一个集水区。此外,海绵城市建设需要达成一种平衡,仅使用LID技术不足以保证海绵城市有更好的发展。“我们必须要有综合的方法,把科学、技术、社会和政策因素的力量结合起来,而不是仅仅依靠其中的一种力量。”
谢映霞则认为,海绵城市建设在管理制度方面需要有所创新,提出新的标准,包括加强审批制度建设、推动规划建设管理、完善制度机制、推动多项技术标准制定、加强能力建设、规范运作模式、探讨费价与投融资制度、探讨绩效考核与按效果付费制度等。
源头减排、过程控制、系统治理以及构建以目标管理为导向的雨水综合管理体系,是解决上述技术和理念问题的具体对策。
深圳作为创新探索的先行者和改革开放的试验田,目前也在积极探索城市转型发展新模式,以实现高质量的稳定增长和可持续的全面发展。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俞露介绍,“我们认为海绵城市建设的内涵说的是水,其实讲的是城市的生态。我们希望通过一种更生态、更优质的城市发展模式,来提升城市的竞争力,践行生态文明。”
为贯彻这一理念,深圳市划定了24个重点片区,要求在2020年有20%的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海绵城市要求,到2030年有80%以上的面积达标。同时,深圳市制定了6大类共18项海绵城市指标,包括水生态、水环境、水资源、水安全、制度建设和显示度6个方面。
在基本生态控制线的基础上,进一步优化形成了海绵空间结构,包括山水机制、蓝绿色廊道,以及多点分布的湿地。在此基础上,全市划定了6大类海绵功能分区。其中,海绵生态保育区、海绵生态涵养区、海绵生态缓冲区,以重点保护、保育和修复为主;海绵功能提升区、海绵功能强化区以及海绵功能优化区,是在城市开发建设和更新过程中,对开发建设行为进一步优化。
在管理层面,全市各个部门都拟定了相应的工作任务,包括各个层次规划的编制、技术标准的制定和推广,以此来促进海绵技术的本地化;大力推进试点和区域性的海绵城市建设,全面推动新建项目建设,完善海绵城市研发和评价的平台;创新投融资机制,促进社会资本和政府积极合作;强化监督考核和定期评估,以及全民参与和宣传教育。
在肯定深圳的海绵城市建设成果后,同济大学副校长吴志强对海绵城市的未来发展提出了三点建议。他认为,要想把“海绵城市”做得出色,一是要控制好生产雨水对外排地块的影响,以及结合城市规划进行整体把控;二是要在中观层面进行加强;三是要更多地与社会服务设施结合起来,使得绿地既是一个蓄水设施,也是一个让老百姓感到愉快的娱乐设施。
不得不说,海绵城市建设具有“稳增长、调结构、促改革、惠民生”的重要意义,也是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以及城市绿色发展的重要方式。我国的海绵城市建设不仅与提升排水防涝能力、缓解内涝相结合,也与推进老旧小区改造、改善人居环境相结合。
在海绵城市建设试点中,经济欠发达的中小城市通过海绵城市的资金带动,大大改善了城市面貌,增加了绿地,增强了城市原有的透水功能,同时也和黑臭河整治、水资源涵养、雨水资源综合利用等结合起来,改善了居民的生活环境。此外,海绵城市建设还能推动社会资本与政府合作,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基础设施建设。